一个案例
一位三十多岁男性,偶然经历了朋友的突然离世。几个月后,母亲因病去世。这两件事情,让他对生命的脆弱,感到非常无力,有深深挫败感,对人生的无常,异常伤感。
在母亲去世周年的晚上,他感觉脖子很不舒服,让爱人帮助按摩,当他听到脖子“咯嘣”一声响,就感觉呼吸急促,有强烈窒息感 。
被家人紧急送到医院,经反复检查,身体没有任何问题,症状也自行消失。
自此后,每年临近母亲祭日前一个月,他就会频繁因呼吸困难反复住院,检查结果一切正常,直到母亲的祭日过去,就会恢复正常。
这个案例,涉及的是“死亡焦虑”。
什么是“死亡焦虑”
“死亡焦虑”指对即将到来的,或终将到来的死亡、消逝的这一事实产生恐惧、纠结、不解、不安等复杂的思想和情绪。意识到自己,或他人终究一天会从这个世界上消失,无法理解和接受。
“死亡焦虑”包括两方面:得知即将面对死亡时的恐惧感,以及正在经历死亡时产生的焦灼感 。
既有对分别和失去的不舍感 ,也有无助和恐惧感 ,是一种综合感觉。而且还掺杂了错觉,即我们容易把对死亡的无助,和别离的痛苦、忧愁混杂在一起。导致你根本无从感知死亡,无从理解死亡。
并会伴随一些症状:冒冷汗、心颤、呼吸急促等。
海明威的《老人与海》中的主人公圣地亚哥,虽年老体衰,老态龙钟,仍坚持出海捕鱼。奋力与大鱼搏斗时,仿佛与死亡赛跑。
这部小说预示着海明威自己的命运,与死亡的抗争。他常说的一句说:什么也不怕。
对死亡的恐惧,导致他后来有被害妄想和关系妄想倾向,最终选择了自杀。与其被动等待死亡的到来,忍受毫无希望的未来,不如提前结束生命,拥有掌控感。
这也是很多人选择自杀的根本原因。
心理学家的认知
心理学家Becker认为:对死亡的恐惧才是人类所有行为的基础。
也就是说,“死亡焦虑”来自对死亡的恐惧。
我们努力工作、学习,希望为自己和家人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提升人生质量。
获得普适的成功,是人们普遍追求的自我价值感的体现。这些努力的背后,是对“向死而生”的恐惧。
为了缓解“死亡焦虑”,不敢面对死亡带来的吞噬感,只有回避“死亡”,成为禁忌。
心理学家欧文·亚隆在《直视骄阳:征服死亡恐惧》中说:人们对死亡的恐惧几乎伴随着整个人生。只不过很多时候,通过否认、转移或者替代方式,掩埋了这种恐惧和焦虑。
“死亡恐惧”的形成因素
那么,“死亡恐惧”是如何形成的呢?
1. 社会文化因素。
在人类进化中,原始人需要时刻面对野兽、自然灾害等未知因素,经常身处危险境地。对死亡的恐惧,被植入我们的集体潜意识中,一代代传承下来。
古代的皇帝,追求“常生不死”,求各种灵丹妙药,也是希望自己的精神、肉体永存的体现,其实质依然是对死亡的不接受、抗拒。
有些人忌讳“死亡”这个词语,会用别的字眼代替。是越害怕,越回避的体现。
在国人送礼时,不能送钟表,因为“钟”谐音“终”,“终”代表终止,民间有“养老送终”一说,寓意“死亡”。
被认为不吉利,成为约定俗成的民间风俗习惯,流传至今。
“谈死色变”,说明社会大众对死亡的恐惧,只能被压抑在潜意识中,不允许它出现在意识层面。
2. 文化传播因素。
现代是网络社会,各种新闻事件,传播速度迅速。一些重大灾害事件,人身伤害事件等,进行跟踪报道,这些意象存储于我们的大脑中,加剧了人们的恐惧情绪,如病毒般传播。
在9.11事件后,人们的头脑中,被飞机冲向大楼的画面充斥。勾起了人们埋藏于潜意识中的“死亡恐惧”。
为了安抚这种焦虑情绪,在此后的一个月时间,美国曼哈顿的烟、酒、大麻的销量提升了30.8%,即使6个月后,还维持在27.3%。活在当下,越恐惧越沉沦。
3. 个体经历。
在人们经历了亲人、朋友的死亡,感受到生命的不堪一击,会将这种痛心疾首的感受,内化为分离焦虑、死亡焦虑,产生对死亡的恐惧、逃避。
一位朋友由于未与母亲进行最后的告别,成为她终生遗憾。当她看着母亲安祥的遗容时,认为妈妈睡着了,只不过这一觉,时间有点长,总有一天会醒来。
因为无法面对母亲离世的创伤,一直处于否认阶段。从此后,身边的亲戚、朋友去世后,她总有种错觉,没准哪天会在街上看到对方。不想承认那个人已经死去的事实。
而且,哥哥每次回国探亲,她可以去接机,但从来不送机。因为无法面对分离的场面,怕自己的情绪失控。
有心理专家说:一切心理疾病的根源,都是“死亡恐惧”造成的。
人们在经历与亲人分离、丧失时,伴随着一个生命的陨落,有种一切将离我们而去的恐慌,这种情感体验,会无意识引发人的恐惧情绪。
因此,将失亲的伤痛,狠狠压抑在潜意识中,成为“情结”,不敢去触碰,因为一旦揭开伤疤,必将重新面对曾经的创伤情境,人们无力承受。
因此,对生离死别的排斥,就是“死亡焦虑”的显现。
4. 心理压力。
心理学研究发现,产生“死亡恐惧”的原因之一,是心理的超负荷。
现代快节奏的工作、生活状态,增加了人们的心理压力,虽然人们拼命证明自己的存在价值,即使得到普适意义的成功,但潜在的危机感,对未来的不确定感,如影随形,挥之不去。
人们有诸多担心,每天疲于奔命,仍摆脱不了“死亡焦虑”的阴影,深陷其中,难以自拔。
全民皆焦虑的社会底色,注定人们需承受程度不同的焦虑情绪,无法独善其身。
如何应对“死亡恐惧”
在认识了“死亡恐惧”后,如何消除它对我们的负面影响,转化为助力,为我们所用,可尝试以下三种方法:
1. 接受现实,接纳死亡。
心理学中有个“白熊效应”:指我们的大脑越想忘记一件事,越容易出现反弹,反而记得牢固。
失眠时,越想早点睡着,不要去想那些无关的事,反而思维活跃,越胡思乱想。
不能接受亲人离开的现实,是不接纳死亡,与之对立的表现。
只有直面死亡,虽然无比痛楚,但却是接纳的基础。
心理学家霍夫曼认为:最健康的反应是真实地面对死亡。这是正常的反应方式,它让我们与他人关系, 变得更接近。
有的游乐场所,为了营造鬼屋的恐怖氛围,会放置一口棺材,让人可以体验死亡的感觉。
如果我们有勇气尝试,死亡焦虑会减轻很多,类似心理治疗中的“满灌疗法”。即刺激强度越大,症状越有可能减轻。只要体验一次,将终生难忘。
消除死亡恐惧,最简单粗暴的方式,就是与死亡亲密接触。
2. 心身放松。
可以通过冥想方式,让心灵放空,身体放松。深度觉察潜意识中的一些认知、想法,与自己对话。
心身合一,探索对死亡的真实看法,不回避问题。
内求比外求更重要,最好的心理医生是自己,帮助自己心灵成长。
3. 探索生命的意义,过好往后余生。
欧文·亚隆通过对“死亡焦虑”的大量研究,得出这样的结论:人们对死亡恐惧的程度跟他与人生虚度的程度紧密相关。他指出:你越不曾真正活过,对死亡的恐惧也就越强烈;你越不能充分体验生活,也就越害怕死亡。
一个网络平台,做了一项关于生活意义的调查。
共收到40004份反馈,其中80.17%的人认为生活的意义重要;41.45%的人表示没有意义的人生不值得过;认为自己生活“很有意义”的人只有9.49%;认为“有意义”的占39.06%,另外一半的人都觉得自己的生活缺乏意义感。
这个调查,说明受访的人,绝大部分人认为生活的意义重要。但真正觉得自己的生活,“很有意义”的只占极少数。
如果我们体会不到生活的意义,就无法体验自身的存在感、价值感,幸福感会较低。无从感受生命的意义,没有真正的活过,会留下很多遗憾,对死亡更加焦虑、恐惧。
无法理解生,就无法认可死。这是现代人需要重视的问题。
只有精彩地过好余生的每一天,当大限将至时,才能坦然面对。活出生命质量,为自己加持能量,不虚此生。
前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说:当你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
当我们用心生活,明白自己的人生意义时,才能不惧死神的光临,不畏将来,不念过往,潇洒过一生。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在电脑端页面右侧联系客服,我们会妥善处理。本站可以添加推广信息,欢迎与本站内容相关的自媒体入驻,或者授权我们转发内容。大家一起建设和维护良好的网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