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工作中,我经常会碰到一些婚姻咨询的个案。
尤其是当两个夫妻一起来时,咨询室里总充满着一股战斗的味道。
这种战斗的味道是,两个人都在诉说,但却很少停下来倾听对方的话。哪怕一个人不说,那也是带着愤怒或不屑的,还是硝烟弥漫。
在咨询刚开始的时候,我会给他们设置一个原则:等其中一个人说完,另一个人再说。可能在法庭上也会这样,同时,居委会老大妈也会这样。当然,我不会强迫他们这样做。
咨询时,我会在旁边观察。大多数时候,这两个人都在争着抢话说,其中一个人不断地诉说自己对婚姻的理解、对对方的不满、表达自己对婚姻的委屈。此时,另一个人会被快速地激惹起来,好像彼此都特别害怕自己是错的一方。
- 这让我产生了一个思考:为什么我们等别人说完话如此之难?
后来我发现了一个规律:因为他们都很着急。
这种着急是什么?我认为这种着急的背后是焦虑、恐慌和愤怒。
为什么听别人说话的时候会有那么多焦虑、恐慌和愤怒呢?
心理学家古德曼先生,他研究了许多新婚夫妻。研究后发现,一对幸福的新婚夫妻,其中一个人肯定是关系沟通的高手。
所谓的沟通高手,是他能温柔地听对方把话说完,并且在沟通过程中,给予对方一些恰当的回应。同时,他没有特别着急的感觉,对对方说话的权利非常尊重。
另一类是关系祸害。所谓关系祸害,就是别人要跟他沟通或者你要跟他说话时,他们会利用两种方式来对待:一种是战争,另一种是逃跑。好像坐下来听别人说句话,对他们来说都是很困难的,甚至会有一种生理上的排斥。
- 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情形呢?
我认为的原因有以下几种:
1、话语权是一种权利,这种权利就是一种掌控。
我认识的一个人,他跟我说了他的故事:
小时候父母要我听话,不管我做错了什么,我父母都要我承认错误。一般情况下,只有在我做错事的时候,他们才会来跟我沟通交流,所以,当他们来找我谈话的时候,我就知道接下来没有好日子过了。
而且这种沟通交流多半带有一点羞辱、指责、威胁性的语言。因此,我很害怕我爸妈来找我沟通,尤其是我的爸爸,他的每一个眼神,都似凌厉的目光,让我心惊胆战。同时,心里也很愤怒:为什么,你跟我说话时,总是这样对待我!我一直很委屈。
他在心里暗暗发誓:长大了如果再一次遇到这样的情形,一定不会再让这种事情发生。因为这种情形下的自己,内心特别的害怕和恐惧。
这种沟通,会带有惩罚性。
就像网上的一个帖子“那些年,父母是怎样打我的?找了哪些借口?”。其中有一个借口是“你说,你说出来我就不打你”,但结果,还是打了。
当我们有这种创伤性的情境时,我们就会特别想有这种掌控的感觉。因为我们不知道对方说话时,会说出什么。
有一句成语叫“狗嘴里吐不出象牙”,我们经常在攻击别人时会说“你是一个狗嘴里吐不出象牙的人”。当你对对方嘴里表达出来的一些信息已经了解了的情况下,你是不会恐慌的,但当话语权在别人那里时,可能你内心就开始恐慌了。
在工作中,我们自认工作业绩没做好时,有一天,老板让你去他办公室谈话,你会惴惴不安,比较恐慌。因为对方是老板,你没办法驳斥,所以,在那种情况下,你首先想到的是:我可能要挨训了。
也就是说,幼年时的一些创伤经验,被我们复制到了现实的生活中。
我们要掌握话语权,不给任何人有对我们进行攻击、威胁、羞辱的机会。
当你发现对方的话语中有一些类似过去熟悉的话语时,当然,对方要表达的不一定是对你的攻击,但你会害怕。
当我们坐下来时,可能就已经是一种敌对的状态了,你会有想逃跑的反应。如果我们再去听对方说话的话,不就是把自己陷入到这种恐慌的状态里了吗?所以,我们无法等待对方把话说完,也不会给对方说话的权利,甚至,我们会抢话说。
2、在表达的过程中,我们害怕自己犯错,我们很在意自己在对方心中是不是够好的。
什么意思呢?
就是说,当对方不确定自己在你心中是否足够好时,你的语言会很容易引起对方的争辩,因为对方会渴望自己是对的这一方。
因为“对”对我们来说,意味着得到某种奖赏,“错”则意味着某种惩罚。当我们不想受惩罚时,那我们只能是对的。而且,可能这些惩罚是痛彻心扉的,并在我们身上留下了记忆。
我们不断的强化,一直说我们是对的。
有一种防御机制,叫“合理化”。就是当一件事发生的时候,我们会有一个借口,这个借口不一定相信,但对你来说,你会非常相信,非常认同。
所以,在无法等待中,有时我们要表达的是:我是对的。
3、
我们无法等待对方把话说完,可能是因为对方一直传递着一些不舒服的信息给你,那种不舒服的信息,会让你焦虑不安。也许是有指责性的语言,如果是指责性的语言,我们会去争辩。
举个简单的例子,有些人说话,往往是带着攻击性和指责性的,他不能接受对方的质疑。
有一个朋友,他说起了他妈妈跟别人的沟通方式。
有一天,他回到家,“妈妈,饭做好了没有?”他妈妈永远都是用攻击性的语言回复,“怎么可能没做。”
一个心平气和的问题,在他妈妈那,永远被认为是有攻击性的,当妈妈这样认为的时候,妈妈攻击性的姿态就来了。
当然,他跟他妈妈肯定有过争辩,在争辩的过程中,他妈妈很难过。当他妈妈难过时,他也会很愧疚。所以,他不会去跟妈妈争辩。
但当我们选择伴侣时,我们可能会选择和父母相似的对象。当他太太对他这样时,他害怕自己再一次陷入到那种情况下,他自然不会给太太机会,开始抢话说,因为他要保护好自己。
4、
我们想快点得到对方的某种回应,那是一种存在的感觉。
我们要得到的回应,可能是你希望的一个意愿,对方能马上满足。或者,我们提的一个观点,能立刻得到对方的认同。
这就有点像小孩子在幼儿园里得到了一朵大红花,孩子特别渴望得到妈妈的夸奖,但这时,妈妈可能没在家,或在忙别的事情,没有及时回应孩子的需要,孩子在那一刻会觉得有特别强的挫败感。
等孩子长大了,他们不愿意再体验到被忽略的感觉,他们也无法等待。
5、
我们对待一些信息或对方对待我们的态度,要求我们快速地做出反应时,我们会列进入到一种战斗反应(这是一种本能性的,生理性的反应)中,会体会到一种恐慌,愤怒的感觉。
举个例子:
家里的爸爸妈妈可能是脾气暴躁,没有耐心的。当你做对了事情时,你必须立刻表态。当你做错了事情时,你也必须立刻表态,也就是说,我们被逼着要马上表态,甚至父母不给我们感受自己情绪的时间和机会。
他们可能会用这样的词,“你赶紧说,你今天必须立刻说出来”等等。
那时,我们会觉得,如果我们没有立刻做出迅速的反应,很难想象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恐怖的事情。
是的,在这里,抢话说是一种创伤性的反应。
综上,我觉得,没有等待,就没有沟通。没有倾听,就没有沟通。
- 也许,很多的人会有疑问:为什么没有倾听就没有沟通呢?
任何好的沟通都是走心和走脑的,意思就是我们会思考,会用心去体会当时自己和他人的感受,而忽略了自己的情绪,或者陷入到自己的情绪中,没有情景性的思考,也没有别人,更像是自说自话,不是沟通。
事实上,当一个特别渴望说话的人,如果你能给予他说话的机会时,他会感觉自己被尊重了。之所以感觉到被尊重,是因为感受到对方看见了我们,我们的感受,对方是可以感知的。
我有一个个案,在很多次的咨询中,来访者一直在表达自己。
在一个小时的咨询时间里,她有很多的内容要表达,而我给予她的回应,往往是很温和地看着她。对于一些她需要我认可的地方,比如她说:“你觉得这怎么样?”,我只会回复她“嗯”,我不会去嘲讽,也不会去表达说“你是对的”或者“你是错的”。
有一天她跟我说,“好像跟你谈话,你都没说什么,但我在这里,我跟你说话时,好像蛮舒服的,而且你从来不打断我。”
我说,“我并不是不会打断你,而是目前,你有很多诉说的愿望,鉴于此,你很渴望你说话的机会能够得到尊重。也许也是因为你感觉到自己一直处于被压力、被逼的状态吧。”
后来,她就笑了。
再经过了一段咨询时间之后,我们的关系建立的蛮好的。
她经常有一个口头禅,“我这个人说话直哈,你不要介意。”而一般这样说的后面就会有攻击性或者评价我的言语。
其实她想表达的是,她希望得到更多的宽容和包容,同时她的这种攻击,对她来说,内心可能会有一些羞愧的感觉,也会担心她的攻击会引起什么后果,比如,我是否也会攻击她,或者因为愤怒而离开她。
所以,如果别人不跟她计较,她就不需要去体验那种感觉了。
温尼科特说过:只有足够好的妈妈才值得攻击。
意思就是孩子在释放攻击性的时候,希望妈妈是强大的,不会因为自己的攻击受伤,并且能一如既往的包容自己。
有很多孩子与人打招呼,一般用攻击的方式,也就是想试探别人,是否能完全接受一个“不太好”的自己。
恋爱关系中,有许多人也会用同样的方式。“作”是为了验证被爱,同时证明自己值得被爱。
我的来访者希望我(或者她的倾听者)可以做一个没脾气,无条件包容她的人。但是我知道自己做不到,所以我会跟她开玩笑说“嗯,你想让我做一个能够很宽容对待你的人。好像如果我有一些反应的话,你心里会不舒服或者害怕。虽然你说话直,但是如果你有一些话真的让我很反感,我也会计较的。”
当时她愣在那里,她说:“你怎么会跟我计较呢?我已经跟你说了我说话直啊?”
我说“你说话直,是你的事情,我计不计较是我的事。”
那一刻,她又愣在那里了。
后来,她告诉我,“原来,我一直渴望有一个人能够完全的包容我,不对我做任何评判性或指责性的行为。”
我说“这是你一直以来的渴望吧。”联想到她的妈妈,恰恰是锱铢必较,焦虑并经常严厉对待她的人。她渴望我是一个她理想中完美的“妈妈”,并且爱着她。
所以,我们无法等待别人把话说完,我们内心有保护自己的心理机制在里面,不过我们很少能够意识到这些,更多的是在两个人交流或者争吵的过程中口不择言,或者是会脱口而出。
因为我们无法等待那一刻,这种等待的感觉是很焦虑、很恐慌的。
- 那么如何去解决这个问题呢?
我经常会跟自己说:“我现在有能力等待几秒钟,这几秒钟可以给自己一个缓冲。”有时候我会深呼吸几下,哪怕对方是在言语或者其他地方攻击我,但是我可以更好地去理解,我并不一定要像一个自然反应一样,马上就要去攻击对方,这样两个人之间就是敌对的关系了。
也许对方的攻击并不是因为我做的不够好,只是她在表达自己态度和情绪的一种方式。这样理解之后,我会告诉自己:“等一下,再等等,感觉一下自己。”
有时候,我自己有一些情绪被激发,会问自己:这些情绪是如何被激发的?我有没有其他的选择方式?而不是做出一些像被指责的小孩子一样的行为,以为自己无处可逃、没有选择,其实,我有更多的选择。
还有,我知道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对自己的了解还蛮清晰、也蛮深的。大多数时候,对方的言语和对我各方面的评价,并不会影响我太多。因为我也知道自己不是一个完美的人。
同时,我知道自己哪一些事情是擅长的,哪一些事情是不太擅长的。当我去除掉我是一个好人或者我是一个无所不能的人时,相对来说,我也是可以犯错的,我也可以有试错的机会。这样,如果对方有一些话语对我造成困扰,有一些话语表达出来时,我不会跟他的信息产生及时的关联,也不会因为他对我的看法和评价,立刻做出一些反应,反而能很宽容地看待这件事情。同时,也给了自己一个主动选择的机会。
当然,如果我真的有过失,对对方造成了伤害,我会接受和原谅自己,并且给对方道歉。
在传统的中国文化中,父母代表着权威,权威者有更多的话语权,所以在很小的时候,我们经常没有办法去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自己的观点。更多的时候,父母要求我们做的是听话。
我们内心中想表达的愿望是特别强烈的。当有一天我们觉得自己有这种能力,或者有这个机会时,这种被压抑的欲望就会爆发出来,因此,这是一种补偿性的反馈。
所以,在幼年的时候,经常被限制表达自己、不允许表达自己的人,内心中对说话、对表达的欲望就更强烈。如果我们能意识到,对方不是你的父母,也不是你的敌人,他只是更值得被尊重、平等的另外一个人而已。
当然,有一些人可能会把自己成年以后的家庭成员,特别是伴侣,他希望对方成为自己理想中的父母,如果不是的话,那对方就成了经常压迫我的人,经常让他很受伤的人,也就变成了敌人。
因此,当你内心中的人际关系,要么是好人,要么是坏人,或者要么是亲人,要么是敌人的时候,你要重新审视一下自己了,审视自己是否真的出了问题。
有时候,我们并没有认识到这个真实的世界,我们对自己缺乏一个特别好的理解,我们还是把自己当成了一个孩子,并且不愿意或没有勇气成长。
作者介绍 :胡慎之,知名亲子关系专家,向日葵心理创始人,向日葵爸爸。新书《陪孩子度过生命第一个三年》、《父母的教养,孩子的成长》京东当当热销中。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在电脑端页面右侧联系客服,我们会妥善处理。本站可以添加推广信息,欢迎与本站内容相关的自媒体入驻,或者授权我们转发内容。大家一起建设和维护良好的网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