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校孩子的问题,独立背后无法言说的痛

龙应台的《目送》中有这样一句话: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

父母虽然不想放手,但是在人生这段旅程中,父母和孩子终究要渐行渐远,孩子终究要独立,要有自己的生活。

那这就意味着父母为了锻炼孩子的独立自理能力而早早放手吗?答案肯定是否定的,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放手是肯定要的,但是过早的放手只能对孩子的成长起到反作用。

近些年来,寄宿制私立学校兴起,越来越多的家长愿意把自己的孩子送到这样的环境里面“磨练”。在我接触的父母中,大都有着这样的共识:孩子吃点苦好,正好锻炼他们的自理能力。

住校孩子的问题,独立背后无法言说的痛

在这里我也要指出一个误区:寄宿≠自理能力。

专家认为,3~6岁是孩子独立意识成长最快的时期,如果在这一时期孩子过分依赖家长,这样培养出来的孩子不仅没有独立性,也很难有所作为。

很多家长在这一时期没有花费心思,却想着等孩子步入初中高中后,依靠寄宿学校严格的规定来“塑造”一个“独立”的孩子,殊不知,这是在拿孩子的健康成长做交换。

不是所有的孩子都适合寄宿制

都说孩子的个性是缤纷多彩的,世界上没有同样的两片树叶,也没有性格完全一样的两个人。而寄宿学校的规定是死的,他不会因为每个人的独特性而制定专属的教育方案,也无法做到像家长般一对一地因材施教。

这就导致一个现象:一定会有一部分学生并不适应于这套管理和教育方式,从而违背他们的天性,对性格和心理造成一定的影响。

姚明上小学时,成绩一般,在父母的鼓励下,考到了城里的一所重点高中。然而进校之后,姚明和同学的差距越来越大,爱打篮球的爱好也在逐渐抛弃,性格变得内向、不自信。而姚明的父母意识到这一切后,选择离开重点高中,转向以体育为特色的普通中学。几年后,被城市青年队录取,之后加入上海队,最后被国家队录取,加入美国火箭队,成为世界水平的篮球明星。

姚明成功的关键在于其父母的“因材施教”,不用一成不变的思维和道路限制孩子。而寄宿学校则恰好相反,在这里你不会有优待,不会被特殊照顾,吃同一种饭,使用同一种教育方式。

研究表明,这几种孩子不适合寄宿学校:

①年龄过小

伊曼努尔.康德在《关于教育的思考》中说过:“如果一个人在年幼的时候曾被无故抛弃,那么野蛮孤僻的个性将伴随他一生。”

北京师范大学前教育研究所专家震力岩教授认为:在家里同样可以锻炼孩子的独立性和自理能力。刚上小学或初中的孩子社会性格没有完全形成,这么早让她离开家,不利于健康人格的形成,孩子的安全感容易缺失。

②性格内向不爱说话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孙云晓在渝出席全球通vip大讲堂时建议:性格内向的孩子更不适合寄宿,如果因为各种原因不得不住宿,也一定要注意和孩子的沟通。

③情感太过细腻的孩子

有些孩子天性就比别的孩子思考的更多,想得更多,寄宿学校的不确定性更多,需要孩子独立解决问题的情况很多。情感太过细腻的孩子容易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产生更多的“隐藏情感”,而这种孩子一般会将内心的“小九九”隐藏起来,容易导致内向性格。

住宿孩子易产生的几种不健康表现:性格孤僻;缺乏安全感,产生孤独感;容易自我放弃、放纵,养成不良习惯;不利于父母和孩子的沟通交流,愈发叛逆;自我保护意识太强。

家长对寄宿的误区(划重点!):

1.去了学校就要完全放手

很多家长都有着这样一个共识:孩子去了学校,就要放心地把他交给老师,有这么多同学陪着,应该没什么大事。

然而事实正好相反,这其实是家长“不负责任”、“推卸责任”的表现。教育无小事,家庭教育更是孩子成长中必不可少的一环,缺失了这一环,孩子的成长必定是有缺憾的。学校教育更注重孩子的文化课和通识教育,家庭教育才是培养孩子人格的关键!

2.在学校的矛盾尽量自己解决

寄宿制的孩子大多还处于青春期,心理和人格还都不健全,很多时候易冲动,和同龄人发生矛盾是很正常的。

很多家长错误地认为这是孩子之间的事情,况且小打小闹也不是什么大事,没必要非得自己出面解决。而实际上,一方面,不管不顾容易触发孩子的“敏感触角”,让孩子产生“被抛弃”的感觉,另一方面,也会消耗孩子对家长的信任。

3.孩子刚开始住宿就要狠心,过了这一阵就好了

看过一个12岁寄宿孩子的日记:《想妈妈》,内容是这样的:

已经是星期三了,我开始想妈妈了,不知道妈妈过得怎么样,真想回家看一看呀!有时候上课,心里想着妈妈,眼泪就不听话地流出来了,我怎么也止不住,我想妈妈,眼泪也想妈妈。可是,如果让别人看见我哭,别人会笑话我的,所以,我就趁卫生间没有人的时候,赶紧到卫生间去哭。

可以看到,孩子的心灵是很脆弱的,他们无条件地信任自己的父母,懂事到怕父母担心自己。这个时候,孩子是很希望听见父母的回应的,他们对父母的期盼很强烈。而父母这时候的狠心则恰好伤了孩子的心,打破了孩子所有的幻想。

心理学上有种现象叫做:霍桑效应,也称为“宣泄效应”,对于职场人来说,工作的过程就是积累压力的过程,每个人的心理承受能力是有限的,若是不及时排解就会被压垮。同样,也可以用来解释住宿的孩子,长时间积压自己对家的想念,也会被压垮。

哪些因素会导致孩子的不健康心理

1.经常性的相聚和分别

在《重复的力量》这本书中有这样一段话:

我们都知道,简单的事情复杂做,就会变得不简单。这其实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量的积累并无特别之处,这个过程是枯燥乏味的,甚至带着一点“冒傻气”的味道。可谁能否认,当量积累到一定程度,即将到达临界值时,会不会产生难以估量的巨大能量呢?

高频率的重复的相聚和分离对孩子的影响也是持续性的,一次两次也许不以为然,可是次数多了,容易给孩子造成一种错觉:家是暂时的,终究要分离。

这种错觉会一直影响着孩子,使得孩子缺乏安全感,甚至缺乏对家的正确认知。

2.问题不能第一时间解决

因为距离的限制,导致孩子和家长的沟通存在较大的“反应时间”,时间过去了,孩子的热情褪去,问题会因为时间淡去,家长在孩子心中的“依赖”就会随之减淡,亲情的纽带也会松懈。

3.怕给家里添麻烦

尹建莉教授说:“孩子过早理解父母‘独立生活’,会对其心灵造成一生难以弥补的创伤。这种创伤程度,等同于成年人失去亲人时所经历的哀痛。我认为孩子在读大学前都不应该寄宿。当然,我并不否认程度是随着年龄递减的。”

孩子住宿之后,会自然的形成这样一种观念:离开家之后,自己要独立,能解决的事就不要麻烦家里。其实细细想来,这种想法是很悲哀的,孩子的天真和懂事,有时正是让人心疼的地方。

家长可以为孩子的寄宿生活做哪些准备?

1、提前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

《儿童心理学》提出这样一种理想的状态:家庭对孩子的独立性抱有足够的支持,能够与孩子保持积极的亲子关系,同时孩子也能按部就班地完成自身能力的储备。这样,孩子不仅与家庭保持健康的交互关系,也能拥有主导自己生活的能力。

很多家庭的教育方式属于“赶鸭子上架”,没有提前规划,更没有给孩子一定的心理准备。自作主张给孩子安排好一切,却唯独没有考虑到孩子本身。

2、了解孩子的心,别让爱“徒有虚名”

杨雄说,有的家长为培养孩子的独立性,或因为自己工作繁忙经常出差,就硬生生把孩子送去住宿学校。结果,孩子因为适应不了住宿学校规范化管理的 集体生活,变得性格孤僻,怕人,严重的甚至患上抑郁症。

问题就处在家长和孩子的思维差异上,家长认为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出于“对孩子好”、“为孩子着想”的考虑。然而孩子只是想验证父母是否真正关心自己。双方的思维差异导致对爱的实施和理解出现错位。

父母这时候需要站在孩子的立场上考虑思考问题,不要认为孩子小、什么都不懂。也不要偏执地认为自己所做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好,关注孩子的内心世界才是首要任务。

3、学会表扬和认可孩子

美国现实主义诗人爱德华.卡明斯说:

一旦我们相信自己,我们就能用好奇心、求知欲、愉悦等一切能够展现人类美好品质的体验去冒险。

而孩子对自我的认同,最主要的来源之一就是表扬。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抵消因为住宿而产生的自卑感和内向性格。

提高孩子的自我效能,要让孩子在鼓励中获得关注和安全感,这对住宿生活必定是有益无害的。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在电脑端页面右侧联系客服,我们会妥善处理。本站可以添加推广信息,欢迎与本站内容相关的自媒体入驻,或者授权我们转发内容。大家一起建设和维护良好的网络环境。

(2)
上一篇 2019-10-06 12:29:22
下一篇 2019-10-06 13:07:26

推荐内容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