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的“心理暗示”,决定孩子的性格养成

很多家长在对待教育孩子的时候,都是喜欢给孩子“贴标签”。所谓的心理暗示,对还是初步建立起自信的孩子来说,尤为重要。

心理暗示当然也分“积极”和“消极”两种。现实生活里,暗示的话语也是无处不在。

“看你怎么这么笨,考试都没考好?”

“马上要迟到了,你就不能快点洗漱吗?总是磨磨蹭蹭的。”

相信这些语言是许多家长口里惯用的词语吧?说起来的时候不觉得,其实孩子每天重复听到这些话的时候,对他们就是一种比较消极的心理暗示。

久而久之,他们就会朝着这种心理暗示发展,越来越像父母嘴里“暗示”的那个样子。其实这都是大人贴在孩子身上的“标签”,孩子真的是那么笨,那么不尽人意吗?当然不是!

孩子是那么的天真无邪。在他们心智尚未发育成熟的时候,都是比较敏感的。只有来自父母正向的指引和鼓励,才能不被消极心理暗示所左右,变得自卑、怯懦。

很多家长在和别人聊天的时候,经常会说:“我们家孩子就是胆子比较小,见人又不知道主动打招呼。”“她就是爱挑食,不喜欢吃青菜”。诸如此类的话,也许是家长里短,孩子听了会认为:自己就是那样的人,最终言行发展就会被父母的话一语中的。

因为心里主观意识已经接受父母的话,就会逐渐发展成为那个趋势。所以父母带给孩子的心理暗示不可小觑,这就是可悲的心理效应。

心理学家巴甫洛夫说:暗示是人类最简单、最典型的条件反射。

家长的“心理暗示”,决定孩子的性格养成

那么怎样消极的心理暗示对孩子有哪些危害呢?

一:削弱了孩子的自信心。

父母经常的不经意的言语当中,就会透露出对孩子的失望。包括“真是笨死了”“一天到晚磨磨蹭蹭”“胆小怕事”“不懂礼貌”等等这样的话,都是对孩子负面的评价。

试问你的上司,每天都在你耳边对你说:“你这个月的业绩怎么又是这么差?老是这个样子。”“你怎么总是不注意自己的沟通方法,总是得罪客户?”相信作为父母的你,也是会自信心受挫。

一个成年人的心理承受能力都有可能受不了,何况是心智还未发育健全的孩子呢?在这样的语言环境中成长,总是在不断的被挑剔和指责,能有自信的人生吗?

当然,成年人的世界,在职场上上竞争无处不在。压力山大,每个人都是加大马力向前冲。但是结果并非那么尽如人意,心里必定也是苦闷压抑的。但是在单位面对上司和同事的时候,依然要保持微笑友善,回到家就会冲家人发脾气。

当看到孩子的各种缺点的时候,孩子就是首当其冲的“出气筒”了。父母对孩子发脾气就像上司对自己的批评一样,都是“脱口而出”。根本不会考虑对方的感受,这个时候的孩子就如同一只只能承受语言暴力的“小兽”,躲在角落里抱着双臂瑟瑟发抖。

作为家长能够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对孩子来说真的是十分重要。

二:对孩子过于保护和过于控制,也会让孩子精神紧张。

有的家长觉得,我既没有打击孩子,也没有指责孩子,怎么可能会让孩子精神紧张呢?让孩子紧张没有自信有很多方面,对于中国的家长就是对孩子关注太多,而忽略了自己的生活。

家长除了是孩子的父母,还是公司的员工,也是别人的儿女,身边也有朋友的关系要维护。除了做好父母这一个角色之外,都有很多方面需要自己的付出和努力的。所以对于已经过了幼儿时期的宝宝,完全可以让他们自己去跟同龄的小朋友多接触,适当的放手。

让孩子可以在他们的天地里面自由玩耍,家长也可以顾及到自己生活里面来。不是说:做60分的父母,远比100分的父母要好的多吗?

如果是过于包办孩子们的生活,就会让自己更加紧张,孩子也会在这种过度关注里逐渐不想自己动脑动手,将来也容易把孩子养成“废人”。

打个比方说,孩子自己会吃饭的时候,家长会说:“你还小,做不好,妈妈帮你。”孩子摔倒了或是被其他小朋友打了一巴掌,家长马上跑过去说:“天哪,打疼了吧?”这个时候,本来还没什么感觉的孩子,自己也会紧张敏感起来,会感觉刚才摔得更疼了。

如果父母这个时候轻描淡写的说:“没事儿,一会就好了。”孩子看到父母这种反应,也会淡然应对,转头又找小伙伴玩去了。

这样就不会在孩子心里留下过于紧张的消极心理暗示了。

那么怎样给予孩子正面积极的心理暗示呢?

一:以身作则的引导孩子。

如果一位家长,自身比较自律。爱学习,少刷手机;在生活当中无论是作息时间还是为人处世都很积极、很正面,孩子自然会从父母身上,潜移默化的学到很多正能量的一面。身教远远重于言传。

如果父母一边教育孩子懂礼貌,不撒谎;一边在饭桌上吐槽同事或朋友的不是,自己耍点小聪明还洋洋得意的在家人面前炫耀。孩子也会有样学样,说教和讲大道理在以身作则面前,毫无意义。

越是想要孩子成为怎样优秀的人,就要不动声色的用自己的行动来教影响孩子。孩子也会在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教育当中,受益匪浅,成为一个有着优良品质的人。

二:用积极的语言暗示鼓励孩子。

当孩子接受了邻居手里的零食的时候,主动说了“谢谢”,父母就要在一旁默默对他竖起大拇指。如果孩子在外面把手里的垃圾扔到了垃圾桶,也要鼓励他,做得很好。

就是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告诉孩子无论做事做人都要遵循社会规则和道德底线的。

每个孩子,在幼年时期,其可塑性都是很强的。如果父母给他们灌输了很正面积极的思想行为方式,即使到了青春叛逆期,他和同伴们会尝试打破常规,也不会偏离的太远,因为有土壤的种子是会生根发芽的。

教育也是一样,越是小的时候越要矫正他一些不良的行为;家长的言传身教和积极的语言鼓励,就显得尤为重要。

如果只是一味打击教育,空讲大道理,孩子从心理层面来说,就只会抗拒和排斥,也不一定会吸收进去。

所以,积极的心理暗示,对于孩子来说,影响是极其深远且有意义的。父母在学会控制自己情绪的时候,加以引导孩子,给予积极的鼓励,孩子就能积蓄更多的心里能量来面对以后的人生。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在电脑端页面右侧联系客服,我们会妥善处理。本站可以添加推广信息,欢迎与本站内容相关的自媒体入驻,或者授权我们转发内容。大家一起建设和维护良好的网络环境。

(0)
上一篇 2019-10-31 11:55:25
下一篇 2019-10-31 12:16:09

推荐内容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