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失恋以后,人生更容易获得成功?

01.

2011年,电影《失恋33天》上映的时候,很多人都在电影院里偷偷掉眼泪。因为他们在男女主角的身上,看到了自己曾经的影子,甚至觉得电影里的女主角黄小仙,就是曾经的自己。

我们都曾拼尽全力地去爱过一个人,幻想着各种美好的结局,可在我们连求婚仪式都想好的时候,他却突然爱上了别人。

多年的感情说散就散,怎能让人不心寒。可心寒又怎样,感情的事终究不能勉强,我们除了笑着说再见,鼓起勇气继续往前走,别无他法。

时隔多年,女主黄小仙和男友分手后,追着他的车跑,哭着求他不要走的镜头,依然留在我的心里。

她说:“我想告诉他,我知道我做错了什么,你能原谅我吗?等等我,前面的路太危险了。世界上有很多人,你是唯一给我安全感的伴侣。

请不要放弃我,我再也不想要那种毁灭性的自尊了。我的自尊全是空的,我想让你看看我现在有多卑微?你能原谅我吗?请原谅我。”

那时候,她以为自己追上他和他道歉,求他不要走,他们就能回到最初的时候.但实际上,他们之间何止隔着山川和大海呢?即便将就着过,也不会再有幸福的可能。

当时,王小贱一巴掌打在她的脸上,大声骂她:醒了吗?

醒了吗?她自己也不知道,望着他渐渐远去的背影,心里空的可怕。这一眼的回望,不只是和过去的一切告别,更是和那个深爱着他的自己,告别。

在故事的开始,我们都以为对方是自己人生中,不能错失的那个唯一。但到最后才颓废地发现,你不是非我不娶,我不是非你不嫁,这只是个太伤人的误会而已。

就像电影的最后,有句话说:无论你受到多少伤害,总有一个人会让你重新相信爱情,即使是最后一次。

为什么失恋以后,人生更容易获得成功?

02.

你有过失恋的经历吗?你的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在经历失恋,或者经历生活中的重大打击时,总是会有人告诉你,要转移注意力。

你自己也确实这样做了,尤其是失恋的时候,会将自己的全部心思对都投在工作上,忙得不可开交。你以为你是通过转移注意力的方式,试图使原有的痛苦减轻,但实际上,真正支配着你去行动的,恰恰是心理学上的“代偿行为”。

什么叫“代偿行为”?就是当一个人遇到难以逾越的障碍时,会放弃最初的目标,通过实现其他类似目标的方法,寻求内在的满足。

就像《失恋33天》里的黄小仙,她失恋以后照常工作。即便在见客户的晕倒,也不曾想过要自暴自弃,而是坚持下去。

还有一种情况,便是将代偿行为的对象,放在某一个人身上。

比如:一个人失恋了,明明付出很多,最后却还是没有结果,于是就把一个和她很相似的人当作新的目标。在这种情况下,后者对于前者而言,便具有一定的代偿价值。

最典型的案例就是电影《前任三》里的孟云,他在和自己的女友分手以后,即无法排遣自己的痛苦,又无法强迫自己放下和忘掉。于是他在遇到另一个女孩时,就把曾经亏欠女友的,全部补偿给她,以此达到减轻愧疚的目的。

但是那个女孩心里很清楚,补偿不是爱,所以她选择放开。

没有哪个女人愿意成为另一个女人的替代品,电影《三生三世十里桃花》里,素锦和白浅说:“尊上对先夫人的爱不是爱,而是悔;对上神的爱更不是爱,而是偿。”

无论是悔恨还是补偿,都不是纯粹意义上的爱,所以《甄嬛传》里的甄嬛,会因为一句“宛宛类卿”而和皇上决裂,她无法接受自己是别人的替代品。

03.

为什么很多男人在分手以后,会爱上那个和自己前任相似的女人?因为他潜意识里,会有这种“代偿行为”,以为自己对另一个相似的人好,愧疚感就会减轻。

但实际上,这不仅伤害了自己,更伤害了他人。

王茂在诗歌《永远记得你》里说:

——“佳人如云,谁能轻易将你代替;未曾青梅,青梅枯萎,芬芳满地;不见竹马,竹马老去,相思万里。从此,我爱上的人都很像你。”

青梅枯萎,竹马老去,从此我爱上的人都像你。

这句话是不是听上去特别深情,特别美好?但是从某些现实的角度来说,这是一种极其不负责任的行为。这种代偿心理,对于现任特别不公平,因为她始终是前任的替代品。你爱上的不是现任,而是她和前任的那种相似。

心理的代偿往往是对现实中不足的弥补,可以有效地转移痛苦,使心理获得平衡。代偿行为的有一个特点,那就是:

——“倘若B和A相比更容易达到,或者价值不如A,就很难对A进行补偿;只有当B和A很相似,得到B的困难程度与A相似或大于A时,B才具有较大的代偿价值。

当然了,如果对最初目标的渴望非常强烈,便很难找到可以代偿的对象,应了那句: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04.

为什么有些人失恋以后,没有急于找另一个人来恋爱,而是一心将心思扑在工作上?

舒雅在《心理学入门》这本书里提到过这样一个故事:某高校的一个教授,年轻时深爱一个女人,但最后因为性格不合,对方提出分手。

失恋对他造成了非常大的打击,无论再遇到谁,都觉得不如前任优秀,于是便一辈子都没有结婚,把全部的心思和精力都放在工作上,最后成了学界的泰斗。

这也就是为什么有些人在失恋以后,反倒更容易成功的原因。因为他将工作当成了代偿目标,越是努力,痛苦就越是转移,当人在某一个领域钻研到一定程度,成功不过是水到渠成。

在现实生活中,这样的案例也并不少见。

十多年以前,我有一个朋友和相恋多年的女友分手,原因是对方背叛,嫁给了另一个比他经济条件好的男人。他受不了这样的打击,一气之下南下创业,一门心思的工作,直到三十多岁都没有成家。

后来,他成功了,身价越来越高,成为世俗眼中那个发财的人。而他曾经那位前女友,离婚了,来找他,他再也没有看过她一眼。

心理学上的代偿性为,并不仅仅体现在以下一任对象为代偿目标,还会将工作和事业作为目标。而那些失恋以后更容易成功,更容易发财的人,无非是因为在代偿行为这件事上,足够执拗,足够坚持,足够专注。

所以,不要沉溺于失恋的悲痛中,迟迟走不出来。换个角度想想,失恋何尝不是人生新的开始。

作者:小念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在电脑端页面右侧联系客服,我们会妥善处理。本站可以添加推广信息,欢迎与本站内容相关的自媒体入驻,或者授权我们转发内容。大家一起建设和维护良好的网络环境。

(1)
上一篇 2019-11-20 14:57:28
下一篇 2019-11-20 15:15:15

推荐内容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