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欢喜》幸福方家为何会养出个学渣?

大概三十多集吧,春风学校请来了一位心理学专家,很能折腾,对家长和孩子都展开了一系列心理测试和心理治愈疗法。

比如有个环节,让学校把全体高三学生集中到礼堂分组做活动,专家让他们做的第一件事是说出爸爸妈妈的名字,镜头特写方一凡大大方方地说了出来,而同组的其他人却各有迟疑之态。

专家马上做出判断,这个孩子有个幸福的家庭环境,从小不缺爱,非常自信。

我很纳闷的是,作为站在专家旁边的两位高三老师为什么不趁势追击,向专家提问:这么身心健康、阳光幸福的孩子,为什么却是学校的学渣呢?

难不成作为老师的他们也不想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么?

没有办法,既然编剧的不给答案,只能让我们自己去寻找。

这届观众真不好当啊。

在昕玥看来,方一凡在这么良好的家庭环境成长却成为问题差生的原因大概有四个。

《小欢喜》幸福方家为何会养出个学渣?

1.方爸爸乐天佛系的副作用

妈妈童文洁每每一开口数落儿子,话中总少不了这句“你就跟你爸一模一样”;宋倩担心方一凡与女儿英子早恋,对文洁说心放不下来,就是因为方一凡太像他爸了,不靠谱。

无论是家人还是外人,都潜意识认为方一凡跟方圆很像,特别不好的方面特像。

诚然,儿子像老子这个事再正常不过了,既有先天的基因遗传,也有后天的生活影响。

那方圆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

咋一看,这个人设还是不错的。

在儿子的誓师大会上,很多家长为了让孩子在气球上写上“野心勃勃”的心愿都闹得鸡飞狗跳,甚至不欢而散。

但是方圆却在气球上写着“考考考考考,考上考不上,小小欢喜才是好”,热衷于知足常乐的人们看到这个温和画面,感觉就像找到了知音,激动不已。

方一凡的妈妈童文洁被老师拉去谈话,提出让方一凡蹲班的建议,可是没多久又改口说这班不用蹲了,被搅得焦头烂额的文洁回到家焦虑不安,方圆却淡定地安慰着:“如果真的蹲班,也没什么不好的,可以有机会巩固一下基础明年再冲刺;如果不用蹲班,也很好啊,可以跟同届的孩子们一起冲刺,总之,都有好处。”

这就是乐观主义者的特色吧,看到鸡屎能联想到有鸡,再联想到有鸡肉吃;看到荆棘能联想到玫瑰,再由玫瑰想到浪漫的爱情。

方圆看起来百般好,为人随和,荣辱不惊,总是给人带来快乐等等。

但是作为一个社会人,特别生活和工作在竞争激烈和学习氛围浓重的国都,他的某些态度是不合时宜的,比如乐观却不向上的心态。

方圆的失业看似是恰巧碰上了公司的上层结构重建,但是纵观他职业生涯,这种遭遇却也不是偶然的。

首先作为政法大学毕业的高材生,他很是辜负了这个起点。

看《人民的名义》可以知道,这个方向的毕业生几乎承包了社会重要机构的半壁江山,除了政府部门和事业单位,还有律师行业、教育领域和公司行政等等,就位者还往往都是高层。

方圆关闭了所有的大门,连司法考试都不去涉足,就进了公司当法务,而法务一当就是几十年,除了职位有了远远未达到他的学识基础内蕴所能够承受的一点点提升之外,他没有在事业上打开过更广阔的空间。

在硝烟弥漫的大公司职场打滚了几十年,方圆愣是过成了自家后院,传说中越资深越高价的戏路并没有在他身上实现。

所谓佛系吧,就是无所谓。

生活态度可以无所谓,人的行为却是不能够的。

吴京给儿子起名叫吴所谓,向全世界人宣布他的心如止水,但是另一面他个人为了刷新事业的成就,把自己活成了拼命三郎。

生活中的很多人不会纠结于某些得失,但是对提高自己的能力却永不止步,只有这样才能让自己在淘掉焦虑的同时也不至于在风雨来临之时惊慌失措。

方圆太过于安于现状了,做到了言行一致,嘴里无所谓,行动也无所谓。

方一凡就是方圆的真传,特别在他能够看到和感受到的时间段里,正好是方圆从慵懒的青年到油腻的中年过渡期间,对生活过度放松的态度对他潜移默化,快乐教育只剩下快乐,丢掉了教育。

2.家事对孩子掖着藏着,培养不出责任感

剧中设置了几个学生典型,分别是学渣和学霸的典型。

而学霸虽然有千差万别,但是仔细观察有很微妙的共同点。

比如林磊儿,他能成为学霸有几个比较明显的因素,第一是目标,第二是责任感,第三是智商好。

就说他的责任感,因为失母之痛,他化悲痛为责任,觉得要是没有按母亲临死的嘱托考上清华大学,他会有负罪感的。

再说乔英子,因为目标非常明确,就是考上天文学专业,这个理想会让自己觉得自己很重要,无意中产生对社会的责任感,而父母的离婚也让她觉得生活压抑,有逃离那个空间的动力。

而这个责任感恰恰是方一凡没有的。

他根本感受不到高考的意义所在,人生不是及时行乐嘛,家里那位长辈正是模范啊。

人责任感的产生除了父母口头上不厌其烦的教育和行为引导给的耳濡目染,更重要的是对挫折的不断经历、痛苦与焦虑的深深触动。

但是现实中,很多为人父母的,就像方圆和童文洁那样(包括刘静),把那些可能会触动孩子的现实环境完全隔离在他的空间之外。

他们把失业、再就业机会渺茫、被降职、租学位房开销翻倍等等家庭困境全部处心积虑地隐藏起来,那个无心无肺的孩子依然每天吃鸡玩快手不亦乐乎。

这种失衡的状态真不是孩子单方面的问题。

而且事实也证明,当方圆对孩子开诚布公、方一凡逐渐知道了父母陷入困窘的现状之后,漂浮的心终于慢慢地沉了下来,加入到厉兵秣马的队伍中去。

3.发现孩子的长处和引导孩子规划人生要趁早

那个被方一凡叫做鲶鱼精的女孩一笛虽然她和她妈妈一样不讨喜,但是童文洁和方一凡真该早早地清醒,用谦虚的态度去好好学习别人的人生规划之法。

一笛妈妈根据自己女儿的长处,比如长相可人,比如对艺术敏感,一早就给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同时,她又关注着往这个方向迈进所需要的文化成绩,什么也没有落下。

所以在高三来临之时,人家已经万事俱备只欠高考的东风,考上高大上的北影是顺理成章之事(结局是考上北影)。

再说学霸乔英子,虽然观剧时对陶虹演的单身妈妈那种专制而变态的爱咬牙切齿,但是你又不得不去承认,乔英子能成为学霸,与教师出身的宋倩不无关系,她科学的学习计划设置为英子打下坚实基础是需要肯定的。

因为很好的基础,英子对学科和各种专业的理解更加透彻,理性和感性结合,让自己认定了天文学作为奋斗目标。

另一方面,性格外放的的父亲乔卫东(沙溢扮演)对她的兴趣爱好的及时捕捉,给予了极大的鼓励。

有了梦想和目标的英子虽然得承受母亲的无情控制,但总算是有所寄托,在枯燥无味的学海中找到它的意义和前行的动力。

但是方一凡,号称在最亲切最幸福的父母身边长大,过得却是浑浑噩噩,“学习为了什么呀?考试为了什么呀?”这些问题从来没有真正穿过他的脑子。

直到进入高三出现成绩困惑中时,方家父母才对儿子的兴趣爱好和特长略知一二,而且还要经过老师提示。

在发现儿子喜欢唱歌跳舞而且还擅长它的时候,离艺考仅仅剩下两个月的时间,而在这么点剩余时间里,儿子至少有了奋斗的目标还下了决心,当父母的却还要继续犹豫不决,拖延着最后的决定。

童文洁白跟宋倩混了那么多年,只学会性格急躁却学不来人家的科学规划。

虽然电视剧到了最后让方一凡考上了重点,但明显有强行“欢喜”之意,现实中,这种奇迹出现是凤毛麟角,因为壮丽的长城不是两个月能建成的。

4.与家庭实力相对应的孩子实力处于所在群体里的中下水平

电视剧故事背景选址在北京,这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每个角色在普通人的生活中难以对号入座。

比如家庭收入水平,就算拥有二千万房子的某社会精英也要汗颜。

就说季杨杨,虽说打了留守儿童的名号,但是他的成长环境跟传统意义的留守儿童是天壤之别。

虽然父母不在身边,但是他从不缺爱,姥爷和姥姥在生活上照顾得无微不至(想想农村的老人还得忙着干活呢,晚上入睡之前能见着人就不错了),物质上锦衣玉食,而精神上,多金又善解人意的舅舅给予的是绝对的慰藉。

要是再加上身为国家重要干部的父母高能,季杨杨的家庭绝对是高配置。

也说英子,父母离异,但是父亲是家财万贯的企业家,母亲手里有好几套学区房,生活上的富足和学习上的资源都是很多有地铁味道的人们望尘莫及的。

鲶鱼精一笛老爸也是个大老板。

方圆和童文洁组合的家庭虽然远胜于很多中低层人群,在这些经济实力在社会中高层之上的家庭群体中,他们算是逊色的了。

而方一凡的实力恰巧也是与他的家庭背景相对应了。

你要是把他拿到二线城市以下的一般中学里面去,方的成绩完全可以排到上游,但是在这个龙盘虎踞的地方只能做个渣渣。

而且,就算是个渣渣,也是能在春风学校这样优秀的学府里面被点石成金,本科一个也不能少。

这就应了那句话,寒门再难出贵子,父母越优秀,家境越优越,孩子走向更好的人生道路的几率越大。

所以别再佛系了,就算你的生命耗得起,你孩子的未来却毁不得。

在快乐教育与严格教育之间,并非只有一墙之隔,还有很多很多我们无法忽略的东西。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在电脑端页面右侧联系客服,我们会妥善处理。本站可以添加推广信息,欢迎与本站内容相关的自媒体入驻,或者授权我们转发内容。大家一起建设和维护良好的网络环境。

(0)
上一篇 2019-10-10 11:42:02
下一篇 2019-10-10 12:00:00

推荐内容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