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的正确解释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出自《老子》第五章。对这句话,自古以来,解释者无数,大概谁也难证明自己说的最准确。

这一章的全文是——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首先,“仁”的含义是什么? 自古最通行的解释,“仁”为“仁爱”,所谓“仁者爱人”。但这是儒家对“仁”的理解。道与儒,毕竟还有区别。

近代有学者解释,“仁”为“人”也。也有不少人不赞成,说老子那时候还没有这样的认识。

不妨先按通行的解释理解。

那么,“天地不仁”,就有了至少三种解释——

第一,否定句,天地很不仁爱,或者干脆是仁爱的反面。

第二,反问句,天地如果不仁爱。

第三, 排除句,天地无所谓仁爱。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的正确解释

自古以来,主张第三种者为多。因为古人多用这样的句式,直到唐宋依然如此。比如,魏徵奉敕所作的《九成宫醴泉铭》说:“大道无名,上德不德”,不是说圣上不具备该有的道德,而是说,至上的道德,反而不表现为具体的道德。

“刍狗”,自古以来也主要有两种解释——

一是说指草和狗两种东西。

另一是说,是指祭祀所用草扎的狗。

多数认为是第二种。前一种很难说通了——为什么是草和狗这两种东西?相互不搭界。

按照前半句的三种理解,与后半句联系起来,也就有了三种解释——

一,天地是没有仁爱之心的,把万物都看作是草扎的狗。

二,天地怎么可能不讲仁爱,把万物都看作草扎的狗呢?

三,天地无所谓仁爱,不会把万物看作是祭祀时有用祭祀完无用的草狗。

上古之时,比如商周,曾用活狗作为祭品,后改为用草绑扎,称为“刍狗”。确是祭祀时有用祭祀完无用。

第三种解释,被多数人所接受。

需要说的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出土的郭店楚简中,有《老子》的内容。里面,并无“天地不仁,万物为刍狗”这句话话;也没有最后的“多言数穷,不如手中”这句话。

另外,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出土的银雀山竹简和马王堆帛书,均有《老子》一书,但编排上,非《道德经》,而为《德道经》。这皆为汉文帝二十年(公元168年)以前的版本。可见,现在通行的《老子》,当为汉武帝之后的版本,那个时候到魏晋时期,编辑先秦史籍很多,托伪修篡也不少。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以及“多言数穷,不如守中”,很可能是批语,但就像脂砚斋批红楼梦一样,有不少后来竟成为了正文。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在电脑端页面右侧联系客服,我们会妥善处理。本站可以添加推广信息,欢迎与本站内容相关的自媒体入驻,或者授权我们转发内容。大家一起建设和维护良好的网络环境。

(2)
上一篇 2019-11-28 19:18:17
下一篇 2019-11-29 15:45:12

推荐内容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