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了那么多道理,不如这句“自卑者无敌”

自卑的人,往往敏感如水晶,一碰就有裂痕。

“我等这个机会等了三年,不是为了证明我比别人强,只是要证明我失去的东西,我一定要夺回来。”这是吴宇森在电影里的自卑。

“我要给你一本关于植物,关于庄稼的书,告诉你稻子和稗子的区别,告诉你一棵稗子提心吊胆的春天。”这是余秀华写在诗里的自卑。

“见了他,她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从尘埃里开出花来”。这是张爱玲在爱情里的自卑。

自卑是深渊,是围城,是病症,也是藤蔓,是武器,是解药。

听了那么多道理,不如这句“自卑者无敌”

01

1998年冬天,22岁的余秀华,用左手摁着右腕,颤抖着写下人生第一行诗:

我在泥水里匍匐行走。

生在湖北农村的余秀华,出生时因为倒产、缺氧造成脑瘫,6岁还不会走路,后来拄着拐杖慢慢学会了走路,但也只能跌跌撞撞向前,加上说话口齿不清,勉强读完高中后,余秀华一直闲在家里,没有工作,只能靠低保度日,受尽了歧视。

19岁时,余秀华被母亲强迫,嫁给了刚从监狱出来、大她12岁的丈夫,丈夫脾气暴躁,喝醉酒就打她,余秀华一直想离婚,但丈夫死活不同意。

后来,打工的丈夫被老板欠了500块工钱,拖着余秀华去讨薪,丈夫把余秀华带到工厂门口,告诉她:

等会老板的车从这个门出来,你就拦上去,你是残疾人,他不敢撞你。

余秀华觉得屈辱,跑回家从厨房拿了个旧碗,坐车到荆门市区,打算到天桥上乞讨,并以此为生,但那天她怎么也跪不下去。

回到家,拿出高中时候的笔记本,余秀华哭着写下两个字“活着”,然后继续写诗。

因为“脑瘫”,余秀华的手一直颤抖,写字时很吃力,需要用左手压住右手腕,才能勉强写出笔迹扭曲的文字。

“即使生活在阴沟里,依然有仰望星空的权利”,余秀华很喜欢王尔德的这句话,每次读到,都眼眶湿润。

2014年,余秀华已经坚持写诗16年,写了2000多首诗后,她的投稿终于在中央级诗歌刊物《诗刊》发表。

随后,诗集《摇摇晃晃的人间》在网上走红,余秀华成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唯一一个诗集超过10万册销量的现象级女诗人,诗人沈睿称赞她是“中国的艾米莉·狄金森”。

接受媒体采访时,余秀华说:

能够使我飘浮于人生的泥沼中而不致陷污的,是我的自卑。

自卑看似脆弱,却是潜伏在内心深处的力量,坚韧、生猛、勇敢,世间最好的词都与它有关。

02

1999年,14岁的岳云鹏,背着铺盖卷,从河南老家坐上了去北京的火车。

去见郭德纲时,岳云鹏是北京“海碗居”端盘子的服务员,穿着满身油渍的工作服,怯怯地说:我想学相声。

相声是童子功,郭德纲和于谦都是10岁以前入门,而此时的岳云鹏已经快20岁了,连普通话都说不标准。

为练好普通话,岳云鹏经常站在北京大兴出租屋门外,拿着《法制晚报》一遍遍大声地读,风雨无阻。

相声界讲究辈分,重视传统,师父上台,大褂除了胸口以上两个扣,其余的得有人系好,师父抽烟,徒弟必须立马点上,师父喝茶,徒弟一定要及时续满。

为讨好师父,徒弟们都会围在师父身边,十分殷勤地系扣,点烟,续茶。 一向木讷的岳云鹏却做不到,他只顾着背太平歌词,睡觉前,上厕所时,发疯一样地背。

2005年夏天,岳云鹏终于有机会上台说相声,15分钟的内容,只说了3分钟,岳云鹏就头脑空白说不下去了。

这种状况,在德云社从来没出现过。有人提出开除岳云鹏,郭德纲说:你放心,宁可留着你扫地,也不能把你轰走。岳云鹏哭了。

2008年春节,北京大雪纷飞,郭德纲家里,徒弟们围在一起看电视,电视上有个小品演员,他的表演很有意思,观众举手,他就下跪,观众举另一只手,他就唱歌。

郭德纲把岳云鹏叫到跟前,指着电视:小岳,你不是挺爱唱歌的吗,你也学学这个。

于是,岳云鹏戴上墨镜,走进剧场,要么唱歌,要么下跪,在相声开场时做铺纲,没想到效果出奇的好。岳云鹏慢慢开始走红。

2011年,在北京民族文化宫大剧场,岳云鹏的专场演出大获成功。

此后,他两度登上春晚舞台,在相声界的票房号召力排到仅次于郭德纲的第二,只要岳云鹏出场,门票必然售罄。

谁也想不到,这个曾经蔫不拉几的河南小伙,成了红遍全国的“喜剧之王”。

这个喧嚣的时代里,中心都被时代的潮流卷走了,那些因为自卑躲在角落的人反而沉淀下来,因为把自己看得很低,积累到一定程度,便喷薄而出。

03

1980年秋,考了三次终于考进北大的俞敏洪,穿着旧衣服,用扁担挑着脸盆、被褥,满头大汗地走进北大宿舍楼,被舍友挡在门口:怎么还没开学就有人来搞推销了!

生长在江苏农村的俞敏洪,第一次感受到了来自城里人的恶意。

后来去隔壁宿舍,发现同学在读一本叫《第三帝国灭亡》的书,俞敏洪很不解:上英语系,读这种书干嘛?

同学投来不可思议的眼神,刺痛了俞敏洪的心。

在北大时,俞敏洪唯一擅长的是游泳,因为从小在长江边上长大。游泳课上,俞敏洪想好好表现一下,游得很快,一旁的老师哈哈大笑:从来没看到一个人狗爬能这么快。

老师可能只是一句玩笑,但俞敏洪感到无地自容。慢慢地,俞敏洪发现,周围同学不论是学习上,还是文艺、体育,甚至交女朋友,什么都比自己强。

觉得自己一无是处的俞敏洪,开始背英语词典,起早贪黑坚持几年,词汇量达到7万多。大二时,俞敏洪生病休学,用一年时间读了600多本书。

大学毕业,俞敏洪想去美国留学,没有奖学金,家里也拿不出钱,俞敏洪就偷偷在校外办英语辅导班,打算挣够了学费就去美国。

后来俞敏洪算了一笔账,发现他要攒够去美国的钱,至少需要5年,于是放弃出国,从北大辞职办了“新东方”。

2009年,“新东方”上市3年后,俞敏洪被评为“CCTV年度经济人物”,这一年的颁奖词这样写:

一个曾经的留级生,让无数学子的人生升级;他从未留过洋,却组建了一支跨国的船队。

不沉溺于自卑,以自卑为跳板的人,会跳的更远,就像陈可辛以俞敏洪为原型,拍的电影《中国合伙人》中那句台词:掉在水里你不会淹死,呆在水里你才会淹死,你只有游,不停的往前游。

04

2010年,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一位身材矮小的中国老人缓步上台,接过评委会主席手中的奖杯,拿下了威尼斯电影节最高荣誉“终身成就奖”。

台下掌声雷动,老人眼含泪光,捧起奖杯吻了一遍又一遍。这位64岁的老人,就是导演吴宇森。

吴宇森出生在1946年香港的“徙置区”,那里遍布黑帮,赌徒和妓女。

因为交不起学费,吴宇森9岁才进教会小学,学校嫌他年龄大,母亲就把吴宇森年龄改小了两岁。

吴宇森从小口吃,班上同学、徙置区的混混,给他起个外号叫“漏口”。10岁那年,第一次跟母亲去电影院,看完《黄飞鸿》,吴宇森立志要成为演员,一到假期,就顶着太阳到邵氏导演胡金铨剧组做群演。

中学毕业时,17岁的吴宇森身高不到一米六,他觉得自己再也长不高了,但对电影的热情丝毫未减。

1966年,吴宇森到电影《年轻人》剧组试镜,因为身高不够,被导演张彻喝停:

吴宇森还是去当导演比较好。

于是,吴宇森放弃了演员梦,安心做了8年喜剧导演,但电影没有一部卖座,吴宇森成了“票房毒药”。

1986年,吴宇森40岁,去台湾折腾两年后回到香港,想拍新电影,找到刚成立工作室不久的徐克,两人抽着烟聊了一个通宵,决定拍《英雄本色》。

《英雄本色》在1987年上映后,不但打破了香港票房纪录,电影录像带、原声唱片、同名漫画和小说,也从香港、台湾,到日本,卖到了脱销。

《英雄本色》里周润发演的“小马哥”,穿风衣,戴墨镜,身材高大,动作潇洒,吴宇森说,那是他最想成为的人。

没有人是完美的,但时间是会给每个人写出完美的结局。

05

2002年的麦家,写了11年、被退稿17次的《解密》终于出版,一举斩获中国国家图书奖、第六届茅盾文学奖提名等8项文学大奖。

1971年,麦家父亲被划为“右派”、“反革命分子”,麦家爷爷是基督徒,外公是地主,在那个特殊年代,家里的几顶“黑帽子”,让年仅7岁的麦家喘不过气来。

去学校上课,同学都像瘟神般躲着麦家,老师也骂他、嘲笑他,本该美好的童年成了麦家的地狱,他一点点变得敏感、怯懦、自卑。

麦家唯一可以发泄的方式,就是写日记。1986年,22岁的麦家,用10多年的日记作素材,写出了人生第一篇小说《变调》,凭这本小说,麦家考进了解放军艺术学院。

麦家开始写作的80年代,是中国文学的黄金时代,莫言、余华、王朔、阿城,一个个都出名了,麦家一直默默无闻。

多年以后,麦家写作成名,小说一部接一部,被改编成电影、电视剧,被翻译成几十个国家的语言畅销全世界,回望过去的经历,麦家说:

因为自卑,所以我比别人更发奋,我总觉得别人已经做到九成的好了,我觉得不好,我会继续做。

06

陈丹青说,最怕看到年轻人自卑,我也想说,请不要自卑,生活不是你活过的样子,只是你记住的样子。

这个世界上,永远有人因为长相自卑,因为学历自卑,因为出身自卑,因为没见过世界自卑,但就像叶子从痛苦的蜷缩中要用力舒展一样,人也要从不假思索的自卑里挣脱,这样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活着。

自卑是一场一个人的战争,一个人的委屈和挣扎,越过平湖烟雨,岁月山河,那些曾经的自卑者终将无敌。

作者:先生林卓别,一个只想踏实写文章的独立影评人。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在电脑端页面右侧联系客服,我们会妥善处理。本站可以添加推广信息,欢迎与本站内容相关的自媒体入驻,或者授权我们转发内容。大家一起建设和维护良好的网络环境。

(0)
上一篇 2019-11-01 15:55:12
下一篇 2019-11-01 18:26:40

推荐内容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